现代教育技术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行业资讯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24数字教育学术论坛暨常务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正>3月30日至4月1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24数字教育学术论坛暨常务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旨在研讨部署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战略发展和2024年工作重点,邀请教育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谋数字教育创新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单位及会员代表380余人参加会议。

    2024年04期 v.34;No.27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生成式人工智能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跨学科创新思维培养:内在机理与模式构建

    董艳;陈辉;

    在学科融合趋势日益迅猛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创新思维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突破性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给技术赋能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文章聚焦跨学科教育领域,首先阐释了跨学科创新思维的基本内涵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跨学科创新思维的四个发生要素:多学科知识基础、基本的创新思维、团队沟通与协作、产出导向。然后,文章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跨学科创新思维培养的四个核心功能:高效信息检索与整合、多轮对话与角色模拟、评价与反馈、生成与创作。在此基础上,文章厘清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跨学科创新思维培养的内在机理。最后,文章从“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评一体化的视角,基于面向设计的产生式学习模式(Design-orientedProduction-BasedLearning,DoPBL),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跨学科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文章通过研究,旨在为人工智能时代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创新思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2024年04期 v.34;No.276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9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从ChatGPT到Sora:面向AIGC的四能教育和范式革新

    陶炜;沈阳;

    AIGC作为集成了文本、图像、视频处理等多功能的技术体系,其多平台、多终端、多模态的“涌现”不仅为教育领域带来技术突破,也构成当前教研体系的挑战与机遇。文章梳理了AIGC的内生价值,提出了面向AIGC的四能教育理论,通过“低能到高能、单能到多能、多能到超能、超能到异能”的智教合一和范式革新,将教学结果过程化,将创新思维工业化,将知识涌现常态化;形成“自生产”和“自适应”的教学理念,从“天人合一”最终达到“天人智一”,共创人机共生的教研环境。文章还提出了面向未来的AIGC教育大模型架构,为利用AIGC技术推动我国教育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024年04期 v.34;No.276 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7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体系框架研制

    吴永和;颜欢;马晓玲;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领域迅猛发展,其中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虽然能够在知识生产、知识计算和知识服务方面完成多种智能任务以提供教学辅助,但其在功能构建、数据收集与管理、教学测评和应用等方面仍存在局限,同时缺乏适用于多个教育场景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基于此,文章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标准化的现状出发,对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概念、原则和属性做出界定,并提出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框架、信息模型、数据规范、测评规范和教学应用要求等,以从指导角度对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发、应用、管理和评估进行规范。文章通过研究,旨在规范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赋能、赋智于教育,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04期 v.34;No.276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ChatGPT赋能CSCL:未来图景与突围路径

    和文斌;范占江;郑浩;谭征;赵帅;

    CSCL作为培养高阶思维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已经历了30年的颠簸历程,但因跨学科的特征致使其发展与探索呈现复杂性。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迅速渗透各行各业,为CSCL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曙光。为此,文章首先进行了ChatGPT的基本概述,并从内容生成、语境理解、语言转译及场景复刻刻画了其应用优势。然后,文章基于对CSCL手册的分析与思考,融合ChatGPT的特征与能力,从影响CSCL发展的外延与核心两个层面,依据复刻境脉、助力变革、面向多元、支持学习、辅助教学、解密黑箱六个维度,构建了ChatGPT赋能CSCL发展的未来图景。最后,文章提出了基于ChatGPT的CSCL生态创新发展的突围路径,以期为CSCL的创新发展与教育领域内ChatGPT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34;No.276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AIGC环境下研究生复杂认知的生成演变——基于ChatGPT的“证据推理”

    邢瑶;王帆;李雯洁;

    当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跨越式发展正在变革教育环境,对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冲击较大,使其认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明显。为适应AIGC环境研究生成长需要对多种因素和条件进行逻辑推演与组织关联,以生成复杂认知,因此探索AIGC与研究生学习、研究的融合方式,及其对研究生复杂认知的影响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文章首先将ChatGPT纳入研究生课程,然后通过“证据推理”GoE框架,利用认知网络分析法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过程数据进行剖析,发现AIGC环境下研究生的复杂认知由简单线性连接、低阶认知状态生成向复杂网络建构、高阶认知状态演变发展;理论学习具有“非专业-整合”型认知特征,外部干预能够有效突破研究生的低阶认知状态,呈现“∞”型的发展轨迹;学术研究具有“解析”型认知特征,“机-师”协同指导可以提升研究生的高阶认知水平,呈现“∑”型发展轨迹。最后,文章提出利用AIGC构建融合课程以培养研究生高阶认知思维、通过提示模式教学强化研究生推理实践、借助AIGC“认知中介”助推研究生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衔接等建议,以期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

    2024年04期 v.34;No.276 4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ChatGPT+高等教育”变革的驱动因素、主要障碍及有关建议

    丁宝根;钟阳阳;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标志性代表,ChatGPT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探索备受关注,“ChatGPT+高等教育”变革已成为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梳理了“ChatGPT+”的来源与内涵,阐述了“ChatGPT+高等教育”新形态。然后,文章从政策、技术和模式等方面分析了“ChatGPT+高等教育”变革的驱动因素。最后,文章多角度探讨了“ChatGPT+高等教育”变革面临的主要障碍,并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有关建议,以实现“ChatGPT+高等教育”变革的健康有序推进,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多“数智化”力量。

    2024年04期 v.34;No.276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教育数字化

  • 教师数字风险素养:出场语境、逻辑框架与提升进路

    罗儒国;

    当前,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和根本依靠,教师数字风险素养已成为影响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学者尚未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为此,文章首先探讨了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内涵和出场语境,认为提升教师数字风险素养是构筑国家数字安全体系、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开展数字风险教育、构建高品质数字生活的现实诉求;然后,文章探讨了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逻辑框架,包括数字风险意识、数字风险知识、数字风险能力、数字风险道德四个维度;最后,文章从个体自觉、学校支持、专业引领、条件保障等角度,提出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教师数字风险素养的模型构建、现实观照及其培养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34;No.276 6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义务教育供给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王玉龙;洪世华;

    十四五期间,我国义务教育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迈向优质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义务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我国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然而新时期背景下,乡村义务教育供给尚存在政府选择偏好,政策执行失真;城挤乡弱村空,教育结构失衡;乡土场景脱嵌,乡土文化失语;供给主体缺场,教育过程失公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一代数字技术从底层逻辑上降低了教育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增强了教育的解释力、共享力、决策力、监督力,有效赋能教育供给。基于此,文章紧扣是何-缘何-以何-如何这一实践逻辑,在深入分析乡村义务教育供给内涵、价值趋向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义务教育供给的价值逻辑,进而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义务教育供给的实践路径。文章通过研究,旨在有效利用数字技术,科学赋能乡村教育供给,助力乡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04期 v.34;No.276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智能教育

  • 智慧教室何以是“智慧”的?来自系统化文献综述的发现

    程薇;侯志燕;牛佳蕊;殷子涵;张妍;

    为响应国家政策,顺应时代发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智慧教室建设。然而,什么样的教室才能够被冠以“智慧”二字?文章采用系统化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筛选出的258篇文献进行主题编码,结果发现智慧教室的“智慧性”主要体现在:舒适环保的物理环境与灵活多样的空间布局;多感官跨屏幕的内容呈现与高效便捷的资源分发;交互式协作化的教学互动平台与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多模态精准化的学习投入度智能感知与识别系统;非介入无感式的班级管理和随堂测评与诊断系统。文章构建了智慧教室的概念框架,分析了智慧教室的五大“智慧性”特征,可为智慧教室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进而助推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2024年04期 v.34;No.276 90-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师注意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陈增照;石雅文;王梦珂;郑秋雨;

    教师注意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注意力分析的复杂性和低效性制约着教师注意力评价的探索,智能化分析工具的应用有望打破这一瓶颈。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教师注意力的研究现状。随后,文章探讨了教师注意力分析与评价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运用智能技术进行探究的对策。在此基础上,依据注意力理论开发了教师注意力智能分析系统。接着,文章选取12节小学数学课程,利用该系统收集教师注意力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生身上;教师注意力与师生互动存在显著相关,即教师看学生与学生行为呈正相关,教师看黑板和教材与教师行为呈正相关。此外,注意力评价结果显示,与新手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在注意学生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且注意力评分更高。基于上述发现,文章为小学教师注意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教师注意力的评价与提升提供支持。

    2024年04期 v.34;No.276 10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混合式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研究

    柯和平;龚自振;谢海先;

    随着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深入,智慧学习空间建设已然成为重中之重。之前诸多专家学者研究过智慧学习空间的建设,其研究成果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但基于智慧图书馆视角,从具象的智慧服务场景和学习观的角度来构建智慧学习空间的研究较少。为此,文章首先提出了贴近用户需求的基于用户画像技术的智慧图书馆系统模型,并强调混合式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点。随后,文章论述了混合式智慧学习空间的设计原则,并较为具体地阐述了实体智慧学习空间和虚拟智慧学习空间的布局设计、功能模块与建设思路等,以期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混合式智慧学习空间的建设提供指导。

    2024年04期 v.34;No.276 112-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教学研究

  • TPACK理论视角下STEM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量表的开发与验证

    刘唤;杨晓娟;

    STEM教育是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研究STEM教师知识结构,开展STEM教师知识测评,是持续、深入提升STEM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文章基于TPACK理论模型,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专家咨询进行STEM教师知识结构理论维度的构建与优化,并通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等步骤,编制STEM教师知识测评量表。研究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各题项内部一致性较好,符合拟合接受的标准;量表7个维度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通过研究,期望为测量STEM教师知识水平和促进STEM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34;No.276 12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Web3D虚拟实验中探究式学习行为建模与分析研究

    徐光涛;卢俊杰;李英倩;

    当前,探究式虚拟实验已在转变科学教育方式、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有关探究式学习行为分析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为此,文章针对Web3D虚拟实验中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构建了具备行为记录属性的学习行为模型,并借助该模型设计实施了教学应用实证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本研究发现大致存在四类学习者:擅长理论学习,重视测试结果的学习者;喜欢视频/动画类学习资料,重视评价与反思的学习者;擅长建构实验,对理论性概念学习不感兴趣的学习者;投入程度低,完成任务型的学习者。最后,文章结合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分析结果,从激励机制、学习资源、实验设计、讨论交流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为后续探究式虚拟实验平台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v.34;No.276 132-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下载本期数据